巴黎奧運/「抗癌女拳王」陳念琴的逆襲之路:挺過排擠霸凌、化療之路,用實力證明自己

巴黎奧運/「抗癌女拳王」陳念琴的逆襲之路:挺過排擠霸凌、化療之路,用實力證明自己

巴黎奧運賽事如火如荼進行中,中華隊也不斷傳出捷報,台灣時間7日凌晨進行拳擊66公斤級項目,台灣「抗癌女拳王」陳念琴一路過關斬將對上第2種子的宿敵楊柳,最終陳念琴以1比4落敗,奪得了銅牌的成績!而在拳擊台上奮力自信出擊的陳念琴,其實也走過一段相當辛苦的路,一起來更深入了解關於陳念琴的故事。

 

小時候遭排擠因而接觸體育

陳念琴於1997年在花蓮出生,同時擁有阿美族和布農族的血統,因原住民身份讓她擁有深邃的五官,也因此成為同學排擠的對象,讓陳念琴因此對自己感到很自卑,為了打進同學的交友圈內,陳念琴先接觸了角力校隊,改練拳擊後也發現她非常有天賦,各種體育項目都難不倒她,也讓她漸漸獲得同學們的認同,開始對自己產生自信。

 

教練柯文明開啟她的拳擊之路

14歲時,陳念琴收到當時正在組建拳擊隊的教練「柯文明」的鼓勵與網羅,獨身前往加入並接受拳擊訓練,但當時一起訓練的是一群男生,陳念琴是團體內唯一的女性,也因此原因又受到排擠,當時大家認為「拳擊是男生的事情,女生來攪和什麼?」,但陳念琴並沒有放棄,反倒把頭髮通通剃短,更按照男生的課表操練,用實力與成績來證明自己。

 

備戰東京奧運時發現淋巴癌

2016年時,年僅16 歲的陳念琴在保加利亞世青女拳擊賽 75 公斤級奪下冠軍,更是台灣史上的第一面國際賽事的拳擊金牌,大眾也開始知曉陳念琴的名號!但在東京奧運資格賽前夕,陳念琴因脖子上出現類似腫塊的東西,經過檢查後確診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癌,克服罹癌造成的心理壓力,陳念琴化悲憤為力量一邊化療、一邊維持訓練習慣,在密切治療一年後癌細胞全數消失,大病初癒的陳念琴也馬上投身2020東京奧運的賽事,最終在8強止步。

 

陳念琴的笑容感染大眾

相信有在關注拳擊賽事的讀者們,一定也有發現陳念琴在場上都會帶給大家滿滿的信心與笑容,這回她在巴黎奧運一路過關斬將殺進4強,雖然很可惜無緣金牌,但獲得銅牌的她在賽後訪問時也依然展現笑容,並充滿感恩表示:「一路走來不會是一個人,保持著感恩,把榮耀歸給大家。」並提到自己會帶著沒有拿到金牌的不甘心,繼續一步一步走下去。